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86家展商七届“全勤” 进博会缘何受青睐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186家展商七届“全勤” 进博会缘何受青睐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4-11-08 09:27

  新华社上海11月7日电(记者王默玲 周蕊 龚雯)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其中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

  一届不落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全勤生”对进博会如此青睐?记者就此展开采访,寻找答案。

  双向互利的“聚宝盆”

  有人形象地将进博会比作一个“聚宝盆”,这里首发首展齐聚、新品好物扎堆。对于“全勤生”们来说,每年拿出最新产品、秀出“看家本领”已然是基本操作。

  2019年进博会上的明星展品法国夏洛莱牛肉,持续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2021年的麦臻选盐烤开心果一经展出,一跃成为该品类销售第一名;2022年展出的德国热红酒和澳洲牛肉,踩准了中国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德国热红酒2024年销售热度仍在持续;2023年展出的泰国进口椰子水,今年销量增长近100%……麦德龙相关负责人历数七年进博之旅,列出了一个长长的进博“爆款”清单。

  今年,对于麦德龙来说,进博会展台不止在场内,也在场外。其线下门店专门设置了“进博专区”,展台上的首发展品,可以同步成为线下的“爆款”商品。

  何以让展商们迫不及待地将新产品、新技术带到进博会?“聚宝盆”能真真切切释放双向市场红利是关键。

  全球首个“双超高场”科研磁共振平台、全球首款全身时空传感PET/CT、全球首个一体化多模态诊疗平台……在西门子医疗的展台,近10款首发首展新品一字排开。作为连续参展七届进博会的“老相识”,西门子医疗今年集中展示近20款前沿科技产品与多元解决方案。

  “从首届进博会开始,我们就坚持第一时间把创新产品和技术带到中国。”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王弢说,新产品新技术在惠及中国消费者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西门子的发展壮大。

  七年来,俄罗斯国民冰淇淋从展台走进了中国消费者的冰箱,秘鲁毛茸茸的羊驼玩偶从“小众款”变成“抢手货”,进博会上首秀的“磁波刀”已在中国开展了临床应用……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爆品”一路长红的故事,在进博会年年上演,背后是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更是中国大市场所释放出的机遇与活力。

  促进合作的“黏合剂”

  在进博会上,除了琳琅满目的展品,还有很多没有摆在展位上的成果——企业间的签单合作。

  “年年参展,年年签单,每年都有新鲜感。”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说,“透过进博会,我们能观察到中国市场的活力和效益。”

  去年6月,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出坞,邮轮上的暖通、通信、防火系统都是由江森自控提供的,其中的部分设备订单就是在进博会上签下的。

  朗智文说:“进博会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业务增长的新启发,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据介绍,前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第七届进博会交易团数量又创下历届之最,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共计780个分团到会采购,瞄准全球优质产品和服务,实现精准对接。

  从首届展位面积只有50平方米,到本届展位面积达200平方米,“全勤生”新西兰纽仕兰乳业不断变大的展位,见证着企业在中国不断扩增的市场。2018年“独自赴约”的纽仕兰,今年带着包括21家新西兰企业的企业团亮相第七届进博会。

  纽仕兰乳业有限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盛文灏直言,自己尝到了“甜头”,希望也能让更多新西兰企业看到中国开放发展带来的合作共赢机遇。

  第七次参加进博会的施耐德电气,今年的展台上不仅有很多融合数字化、自动化、电气化技术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应用,还有百威亚太、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浙江君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杭州赛辰电气有限公司等一批合作伙伴齐齐亮相。

  “带着好友上进博”,生动诠释着中外企业间合作的亲密无间。本次进博会期间,施耐德电气还将与来自油气化工、基础设施、机械制造、生命科学等多个行业的30余家客户战略签约。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说:“我们很高兴借助进博会这一世界级交流平台,持续深化生态合作,携手更多中国产业伙伴,共同打造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

  加码投资的“引力场”

  “我们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在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集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分论坛上,“全勤生”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安巩的观点让不少现场的外企负责人频频点头。

  在全球化遭遇重重迷雾的当下,中国坚定的开放姿态,让全球很多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欧莱雅今年4月正式启动苏州智能运营中心,这是其今年在中国市场最大的投资项目;美敦力康迪前不久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决定进一步加码增资;一届不落的贺利氏仅2024年就有5家工厂在中国新开工或竣工……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108家,同比增长11.4%。

  “全勤生”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说,受益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后,松下得以将产能集中起来,比如,松下原来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生产冰箱用压缩机,现在已将这一产能集中在中国,更好服务全球的生产网络。

  “近10年时间里,蔡司中国实现了25倍的业务增长。如今,中国已成为蔡司集团全球第一大市场,因此中国市场至关重要。”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说,“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致力于在这里进行长期投资,将通过扩大本土化生产、完善研发中心、与本地科技公司合作建立战略性供应链节点等,不断增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将全球新能源汽车运营总部设在上海,构建“蔡司长三角高端设备创新发展生态圈”,在珠三角地区推动“视光产业生态圈”建设……福斯特表示,中国市场的潜力、供应链整合度以及研发创新能力,“始终深深吸引着蔡司”。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奏响巴洛克室内乐

  • 新疆吐峪沟:古村落迎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